品種權號:CNA20110199.4 審定編號:甘審玉2015008 特征特性:普通玉米。幼苗綠色,幼苗葉鞘紫色,葉緣紫色。株型緊湊,株高312厘米,穗位高120厘米,成株葉片數21片,莖淺紫色,護穎綠色,花藥淺紫色,花絲綠色。果穗錐形,穗長19.6厘米,穗粗5.4厘米,穗行數17.5行,行粒數41.7粒,禿尖0.2厘米, 穗軸紅色,出籽率82.5%。籽粒黃色、馬齒型,千粒重361.8克。容重730.0克/升。含粗蛋白9.22%,粗脂肪4.33%,粗淀粉75.96%,賴氨酸0.297%。生育期約143天。抗病性經接種鑒定,高抗莖基腐病、瘤黑粉和紅葉病,中抗大斑病,感絲黑穗病,高感矮花葉病。 產量表現:在2013-2014年甘肅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,平均畝產951.1公斤,比對照沈單16號增產7.5%。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36.0公斤,比對照沈單16號增產7.8%。 栽培要點:4月中上旬播種。畝保苗3800-4000株。在施足農家肥的基礎上,底肥畝施磷酸二銨10-15公斤、硫酸鉀5-10公斤,種肥畝施尿素3-7公斤,追肥畝施尿素20公斤。并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和矮花葉病。 適宜范圍:適宜在我省河西及中部玉米絲黑穗病和矮花葉病非流行區種植。
立即購買
品種權號:CNA20110199.4 審定編號:吉審玉2013029 特征特性:出苗至成熟127天,比對照鄭單958早2天,需≥100C積溫27000C左右。幼苗濃綠色,葉鞘紫色,葉緣紫色。株高332厘米,穗位134厘米,株型緊湊,葉片上沖,成株葉片21片,花藥紫色,花絲綠色。果穗長筒型,穗長19.1厘米,穗行數16-18行,穗軸紅色。籽粒黃色,馬齒型,百粒重36.8克。 品質分析: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哈爾濱)檢測,籽粒含粗蛋白質8.68%,粗脂肪3.44%,粗淀粉74.54%,賴氨酸0.29%,容重744g/L 抗逆性:人工接種抗病(蟲)害鑒定,中抗絲黑穗病,抗莖腐病,中抗大斑病,中抗彎孢菌葉斑病、中抗玉米螟蟲。 產量結果:2012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2056.7公斤,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7.9%;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10507.4公斤,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5.1%。 栽培要點: 播期:一般4月下旬-5月上旬播種。 密度:一般公頃保苗5.5-6.0萬株。 施肥:施足農家肥,底肥一般施用復合肥400公斤/公頃、硫酸鉀100-150公斤/公頃,種肥一般施用尿素50-100公斤/公頃,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00-300公斤/公頃。 推廣區域: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區。
立即購買
品種權號:CNA20110199.4 審定編號:晉審玉2010009 選育單位:山西省陽高縣晉陽玉米研究所 品種權單位: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:生育期127天左右。幼苗芽鞘紫色,葉色淡綠,成株株形緊湊,葉色深綠,株高266cm,穗位82cm,雄穗分枝5~7枝,果穗筒型,穗軸紅色。穗長20.4cm,穗行數16~18行,百粒重33.0g,出籽率83.8%,籽粒黃色,馬齒型。 抗病鑒定:2008~2009年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,抗粗縮病,中抗絲黑穗病、大斑病、穗腐病、感青枯病,高感矮花葉病。 品質分析:2009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,容重748g/L,粗蛋白8.09%,粗脂肪3.53%,粗淀粉74.4%。 產量表現:2008~2009年參加山西省早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,2008年畝產702.2kg,比對照吉單261(下同)增產15.1%,2009年畝產763.5kg,比對照增產18.1%,兩年平均畝產732.8kg,比對照增產16.6%,2009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665.4kg,比當地對照增產12.1%。 栽培要點:畝留苗3500~3800株。 適宜區域: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區。
立即購買
品種權號:CNA20110199.4 品種認定編號:蒙認玉2014005號 申請單位: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選育單位:陽高縣晉陽玉米研究所 性狀描述:幼苗葉片綠色,葉鞘紫色。植株半緊湊型,株高315cm,穗位126cm,21片葉。雄穗一級分枝5-6個,護穎綠色,花藥淺紫色。花絲綠色。果穗筒型,紅軸,穗長19.3cm,穗粗5.2cm,禿尖1.0cm,穗行數16-18,行粒數43,單穗粒重211.3g,出籽率83.2%。籽粒馬齒型,橙黃色,百粒重32.3g。 品質:2013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哈爾濱)測定,容重750g/L,粗蛋白9.10%,粗脂肪4.15%,粗淀粉71.41%,賴氨酸0.28%。 抗性:2013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、接蟲抗性鑒定,感大斑病(7S),感彎孢葉斑病(7S),抗絲黑穗病(2.6%R),感莖腐病(33.3%S),中抗玉米螟(5.7MR)。 試驗情況:2012年參加中晚熟組區域試驗,平均畝產911.7kg,比對照豐田6增產4.5%。平均生育期133天,與對照同期。2013年參加中晚熟組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841.6kg,比對照豐田6增產7.8%。平均生育期133天,比對照晚3天。 栽培技術要點:播期:4月下旬-5月上旬。密度:畝保苗3700-4000株。 施肥:施足農家肥,底肥施磷酸二銨10-15kg/畝、硫酸鉀5-10kg/畝,種肥施尿素3-7kg/畝,追肥施尿素20kg/畝。 注意事項:注意防治大斑病、彎孢病;莖腐病重發區慎用。 適宜地區:內蒙古自治區≥10℃活動積溫2900℃以上地區種植。
立即購買
品種來源 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以1131×東16雜交選育而成,寧夏塞尚九豐種業有限公司引入我區。 特征特性 幼苗葉鞘紫色,葉片深綠色,株型緊湊,全株21片葉,株高306cm,穗位高123cm,雄穗分枝5-7個,穎殼綠色,花藥淺紫色,雌穗花絲綠色,雙穗率0%,空桿率1.28%,果穗長筒形,穗長20.1cm,穗粗5.3cm,穗行數16行,行粒數42粒,單穗粒重240g,百粒重36g,出籽率86.8%,穗軸紅色,籽粒黃色、馬齒型。2015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北京)測定:容重764g/L,粗蛋白質8.04%,粗脂肪4.42%,粗淀粉75.61%,賴氨酸0.31%。 生育期138天,比對照先玉335晚熟1天,屬中晚熟雜交品種。2015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抗性接種鑒定:抗小斑病,中抗大斑病,感絲黑穗病,高感矮花葉病、腐霉莖腐病。該品種幼苗長勢強,抗倒伏,活稈成熟。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夏引揚黃灌區≥10℃有效積溫2800℃以上地區春播單種。 2013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35.2kg,較對照先玉335增產2.7%,不顯著;2014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120.6kg,較對照平均值增產5.3%,極顯著;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77.9kg,平均增產4.0%。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104.0kg,較對照平均值增產4.4%。 栽培技術要點 (1)播期:4月10日機械或人工播種,播深5-7cm,注意保墑。 (2)合理密植:單種,采用寬窄行,寬行80cm,窄行40cm,株距20cm,畝密度5000-5500株。 (3)施肥:重施農家肥,化肥氮磷鉀按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分期追施。 (4)病蟲害防治:使用殺菌類種衣劑包衣防治矮花葉病、絲黑穗病、腐霉莖腐病;大喇叭口期心葉投顆粒殺蟲劑防玉米螟。 (5)適時收獲。
立即購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