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技術
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服務 > 種植技術
這樣種玉米,最高可增產20%
玉米不同品種的間種是指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長期內,分行或分帶相同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玉米品種的種植方式。在2009年陳國立、宋多義、祁麗敏等幾位老師《山東農業科學》第六期《不同玉米品種間作對抗性及產量性狀的影響》這篇文章里報道:不同玉米品種單種與間作的研究表明:間作均比單種增產,增產幅度4.2%—20.7%,二者差異達到了極顯著的水平,主要表現在穗粒數增多,抗逆(抗伏、倒折)性增強,抗病(黑粉病、青枯病)性也有所增強。

高、矮稈玉米品種合理搭配間作能有顯著的增產效果,主要原因在于群體結構的改善,新型的群體結構最大限度的通風受光,營造邊行優勢;高、矮兩品種的間作形成的立體結構即波浪式冠層使群體受光面積增加、光照增強,冠層內通氣性改善、CO2濃度提高,在光合速率、葉面積、株高、葉綠素含量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改善,提高了光能利用率。另外,不同品種之間制造競爭關系,能夠充分挖掘玉米品種的生產潛力(血緣關系越遠的品種進行間作,競爭關系越大,越有利于高產)。不同玉米品種的合理間作,同時實現了大田群體內部的抗性互補,保證穩產,保障自然災害等不利等不利條件時,通過不敏感品種對災害的危害進行緩沖(合理間作能夠提高易倒伏品種的抗倒能力、能夠延長授粉時間提高玉米結實能力)。
不同品種之間的間作應注意以下注意事項:
一、生育期相近,兩品種生育期相差4—5天以上的應避免;
二、株高,高度相差30cm為最適,相差過少增產潛力小;相差過大矮桿品種會明顯減產。
三、品種類群,血緣關系越遠,雜種優勢越強,越有利于增產。(比如:德單123與碩秋518間作的效果要優于德單123與德單5號的間作。)
四、其它玉米的籽粒顏色(黃/白品種間作后,受花粉直感作用的影響,會結出黃白雜的果實);品種的籽粒大小、密度近似品種更方便田間操作。
在黃淮海區域,2018年德農黃淮海區域新國審品種碩秋518的抗倒伏能力與抗高溫能力突出,廣大種植戶可嘗試碩秋518以1:1或者1:2的比例與血緣關系較遠的德單5號、德單123、鄭單958分行或者分帶間作。